-
人“可以一直喝”登顶,文山一公斤紧随其后,普洱八两排第四。
榜单一出,评论区瞬间炸锅:云南人真把白酒当矿泉水?
数据来自民间实测,样本量、度数、空腹与否都没说清,娱乐性远大于科学性。
把它当旅游梗图就好,别当体检报告。
高原冷、民族敬、火锅辣,确实推高饮酒频次,但“平均”二字掩盖个体差异:有人一杯倒,有人千杯不醉。
榜单把复杂文化简化为数字,反而遮蔽了敬酒歌、分酒器、长街宴里真正的仪式感。
更值得追问的是,拼酒叙事为何年年翻新?
流量需要对立,身体成了战场。
医生提醒适量,平台却用“公斤级”吸睛,算法把健康忠告踩到最底。
下一次转发前,不妨先问:想看的到底是酒量,还是猎奇?
留言区聊聊,你见过最离谱的劝酒场面是什么?举报